把亭子口灌区工程建设成为发展需要、党政满意、干群期待的优质工程 —专访四川水发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钟杰

水利万物而不争,是生命之源、生产之要、生态之基。

作为人口、经济、生态大省,四川历来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,十分注重发挥其在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中的基础支撑作用。4月20日,以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为代表的又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将开工,标志着新一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再起。

为什么启动实施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?工程有哪些详细规划?如何实施好这项工程?……针对这些灌区党委、政府,群众关心的话题,日前,四川水发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钟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。

记者:亭子口灌区工程涉及广元、南充、广安、达州四个市,立项实施这么一个庞大的工程,它的意义是什么?


钟杰:立项实施亭子口灌区工程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。一是保障区域均衡用水的需要。亭子口灌区大部分位于嘉陵江左岸,受地理地势气候影响,区域性、季节性、功能性缺水严重,解决缺水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建设大型引调水工程,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状况。二是优化四川水生产力布局的需要。省委、省政府站高谋远,作出了加快四川省级水网建设、优化水生产力布局的规划,先后启动实施武引一期、升钟二期、毗河一期、向家坝一期等工程,正在加快 “引大济岷”前期工作并谋划“新长征渠”“引雅济安”等工程,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治蜀兴川提供水利支撑。亭子口灌区工程就是四川水网“北水南补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三是促进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。亭子口灌区既是革命老区、又是贫困地区,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,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水利支撑保障滞后,部分地方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用水缺乏,要用水利现代化来保障经济社会现代化,就必须尽快改变这一不利局面。因此,2015年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启动,2018年11月水利厅批复总体布置专题报告,2020年10月省发展改革委批复可研报告,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完成投资核定,2021年9月水利厅作出初设报告行政许可。


记者: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是本次集中开工项目中体量最大、投资最多的一个项目,请您对这个项目作一下详细的介绍。

钟杰:本次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为268.3亿元,其中亭子口灌区工程一期工程概算投资154亿元,占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的57.4%。工程从亭子口枢纽引水,供区涉及广元、南充、广安、达州4市11县(市、区),年均调水3.91亿立方米,设计灌面135.94万亩、供水人口221.99万人,将新建总干渠、东西干渠和部分已成水库冲水渠380公里、提水泵站2座,布置有隧洞、渡槽、倒虹吸等主要建筑物253座,水闸、涵洞、机耕桥、人行桥等渠系小型建筑物453(座)。

在建设工期方面,亭子口一期工程计划工期59个月,2026年底前可建成投入运行。

记者:建设大型灌区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,将采取哪些措施,把亭子口灌区项目建设成为发展需要、党政满意、干群期待的工程?

钟杰:将在党中央、国务院,省委、省政府和水利厅的坚强领导下,勇挑重担、大胆创新、不断探索、奋力作为。一是履行法人职责。经水利厅会商四市政府,议定由四川水发集团控股,广元水投、南充水投、广安投资、渠县大禹水投参股,按“1+N模式”组建了“国企版”的亭子口公司,作为这一项目的法人,将坚定履行好法人职责。二是创新建管模式。推行“EPC”总承包,公开招标大型央企承担设计、采购、施工,坚决杜绝半拉子工程、豆腐渣工程;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、招投标制、建设监理制、合同管理制,加强进度、质量、安全、投资监管;建立“1+3”四方合作机制和“3+1”工作推进机制,确保建设运营管理有序有效开展。三是采用先进技术。全过程运用“BIM”“GIS”信息化技术,实现信息化精准建设、智能化精细管理,全力打造精品工程、示范工程、标杆工程。

记者:建设一个大型水利项目,良好的施工环境是一重要保障,请问在这方面有什么希望呢?

钟杰:亭子口公司是省市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企业,亭子口灌区工程是国省市共投共建的基础、民生工程,工程布局在灌区,投资、税收在灌区,建成运行后的供水效益也是由灌区分享。因此,除亭子口公司履行好建设运行管理的主责主业外,也迫切需要有关各方给予大力支持配合。希望灌区各级党委、政府加强组织领导、统筹协调,做好发债筹资、征地拆迁、要素保障、环境营造等工作;希望参建各方遵守契约精神,践行投标承诺,狠抓施工组织,确保进度、质量、安全合格达标;希望沿线群众充分理解、大力支持、密切配合,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创造良好条件。

记者: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建成后,将为灌区带来哪些效益?

钟杰:一期工程建成后,将彻底扭转灌区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状况,甩掉灌区千百年来干旱缺水的帽子,实现城乡生活、生产、生态用水“三水”共保,经济、社会、生态效益“三效”齐增。一是保障城乡生活用水。可使营山县城、仪陇老县城、岳池县城、广安城区饮用水无忧,使沿线乡镇、广大农村缺水少水问题得到根本解决;二是保障生产发展用水。使灌区保灌面积达到135.94万亩,耕地灌溉率由目前的37.7%提高到71.26%,粮食平均年产量由508kg/亩提高到680kg/亩,每年各类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增加产值17.1亿元,并为工商企业、产业园区、重要公共服务单位全方位、全时段、全要素供水;三是保障生态改善用水。调剂区域水体状况,有需即调、有缺即补,打造山清水秀、鸟语花香、人水和谐的优美生态环境。

(来源:南充日报)